初一数学上册要点概括有什么?概括初一数学上册所学内容,进行学法的理性深思,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,在练习中学会学法。一块儿看看初一数学上册要点概括,欢迎查阅!
初一数学代数初步常识要点
1. 代数式:用运算符号“+ - × ÷ ……”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.注意:用字母表示数有肯定的限制,第一字母所获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,第二字母所获得数还应使实质生活或生产有意义;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.
2.列代数式的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:
数与字母相乘,或字母与字母相乘一般用“· ” 乘,或省略不写;
数与数相乘,仍应用“×”乘,不需要“· ”乘,也不可以省略乘号;
数与字母相乘时,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,如a×5应写成5a;
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,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,如a× 应写成 a;
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,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,如3÷a写成 的形式;
a与b的差写作a-b,应该注意字母顺序;若只说两数的差,当分别设两数为a、b时,则应分类,写做a-b和b-a .
3.几个要紧的代数式:
a与b的平方差是: a2-b2 ; a与b差的平方是:2 ;
若a、b、c是正整数,则两位整数是: 10a+b ,则三位整数是:100a+10b+c;
若m、n是整数,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: 5m+n ;偶数是:2n ,奇数是:2n+1;三个连续整数是: n-1、n、n+1 ;
若b0,则正数是:a2+b ,负数是: -a2-b ,非负数是: a2 ,非正数是:-a2 .
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要点有什么
一、正数和负数
1、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-的数叫做负数。
2、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。
3、零不是正数更不是负数,零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。
4、在同一个问题中,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备相反的意义。
二、有理数
1、正整数、0、负整数统称整数,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。
2、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。
3、把一个数放在一块,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,简称数集。
三、数轴
1、规定了原点、正方向、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。
2、数轴有哪些用途:所有些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。
3、需要注意的地方:⑴数轴的原点、正方向、单位长度三要点,缺一不可。
⑵同一根数轴,单位长度不可以改变。
4、性质: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,右侧的数总比左侧的数大。
正数都大于零,负数都小于零,正数大于负数。
四、相反数
1、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。
2、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。
3、零的相反数是零。
五、绝对值
1、一般地,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,记做|a|。
2、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;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;0的绝对值是0。
六、有理数的大小比较
1、正数大于0,0大于负数,正数大于负数。
2、两个负数,绝对值大的反而小。
七、有理数的加法
1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
号两数相加,取相同的符号,并把绝对值相加。
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,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,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。
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。
一个数同零相加,仍得这个数。
2、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
加法交换律:两个数相加,交换加数的地方,和不变。即a+b=b+a
加法结合律:三个数相加,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,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,和不变。即+c=a+
八、有理数的减法
1、有理数减法法则
减去一个数,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。即a-b=a+
九、有理数的乘法
1、有理数的乘法法则
两数相乘,同号得正,异号得负,并把绝对值相乘。
任何数同0相乘,都得0。
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。
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,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,积是正数;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,积是负数。
几个数相乘,有一个因数为零,积就为零。
2、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律
乘法交换律:两个数相乘,交换因数的地方,积相等。即ab=ba
乘法结合律:三个数相乘,先把前两个数相乘,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,积相等。即c=a
乘法分配律: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,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,再把积相加。即a=ab+ac
十、有理数的除法
1、有理数除法法则
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,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。
零不可以作除数。
两数相除,同号得正,异号得负,并把绝对值相除。
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,都得0。
十一、有理数的乘方
1、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,叫做乘方,乘方的结果叫做幂。在an中,a叫做底数,n叫做指数,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,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。
2、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,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。
3、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,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。
十二、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
1、先算乘方,再算乘除,最后算加减;
2、同极运算,从左到右进行;
3、有括号,先做括号内的运算,按小括号、中括号、大括号依次进行
十三、科学记数法
1、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,用的是科学记数法。
2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,其中10的指数是n-1。
十四、近似数和有效数字
1、接近实质数目,但与实质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。
2、精确度: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,就说精确到哪一位。
3、从一个数的左侧第一个非0数字起,到末位数字止,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。
4、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,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。
初一数学上册要点
第二章整式的加减
2.1整式
1、单项式: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。系数,单项式的次数.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.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.因此,判断代数式是不是是单项式,重要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不是是乘积关系,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,若式子中含有加、减运算关系,其更不是单项式.
2、单项式的系数: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;
3、单项数的次数: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.
4、多项式:几个单项式的和。判断代数式是不是是多项式,重要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不是是单项式.每一个单项式称项,常数项,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的次数。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,这里是次数项,第二数是6;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,每个单项式.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.
5、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目关系。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。
6、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。
2.2整式的加减
1、同类项:所含字母相同,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。与字母前面的系数无关。
2、同类项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:所含字母相同;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,二者缺一不可.同类项与系数大小、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
3、合并同类项: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。可以运用交换律,结合律和分配律。
4、合并同类项法则:合并同类项后,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,且字母部分不变;
5、去括号法则:去括号,看符号:是正号,不变号;是负号,全变号。
6、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:
一去、二找、三合
假如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.结合同类项.合并同类项葫芦岛
初一数学上册要点概括有关文章:
★ 2021年七年级上册数学要点概括最新
★ 初中数学老师期末概括五篇
★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材模板
★ 一年级数学概括
★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材模板
★ 初中数学甄选备课教材
★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材模板
★ 初中初一数学教材
★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模板
★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教材模板